在线名词解释大全 - 宏观政治学 - 详细

宏观政治学

政治系统形态
【政治系统】指的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存在和运行着的、各种内部要素形成一定的结构与功能的、处在持续运动变化之中的、由政治行动主体设计并创造的开放性整体
【政治共同体】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存在并发展着的内部具有整合性的政治生活系统。政治共同体实际的存在形式,可以是一个单一民族组成的主权国家,可以是多个民族组成的主权国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国家组成的在国际政治活动中具有主权地位的联合体
【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是其最终的动力因素,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生产关系构成了一定社会形态的骨骼,也是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志性因素。在社会形态中,还包含使骨骼有血有肉的政治、意识上层建筑和其它的诸如家庭、民族等人群共同体要素
【政治形态】指的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上并由它们所决定的,并以一定的政治体制机制表现出来的政治关系的体系和结构
【政治体制】是指依法建立起来的根据公共政治权力结构,公共政治权力与各类政治行为主体政治权利关系模式,公共政治决策机制的总和。首先,政治体制是一定政治形态的具体内容。其次,政治体制是一定的政治制度表现、实施和实现的具体方式。第三,政治体制的变革是实现政治形态转型,从而实现政治发展的显示途径
【政治制度】是同政治系统性质即具体政治形态相适应的有关国家公共政治权力的结构、关系和运行的正式规则的总和。它既包括从中央到担负基础各级政权组织的构成规则,也包括各种政治行为主体相互间政治权利关系的规则,还包括统治阶级为巩固和扩大自身统治进行决策的规则,以及贯彻执行统治意图的手段等
【政治形态的亚形态】是指在政治形态运行中,与一定的政治体制相对应的,体现政治形态部分质变的政治形态表现形式
【物质文明】指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
【精神文明】指人类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
【社会文明】指人类在狭义的社会领域创造的社会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水平的上升和社会的和谐程度的提高
【政治文明】指人类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政治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
【政治形态革命】指的是政治系统从一种低级的形态,通过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根本性改变,走向另一种更高级的政治形态的过程
【政治形态转型】指的是在同一政治形态内部,通过政治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新旧政治体制的转轨、政治规则制度的建设,推动政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
【政治形态激进性转型】指的是在政治形态内部采取快速的、直接的方式,破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完成转轨,进而完成政治形态转型
【政治形态渐进性转型】指的是政治形态内部坚持以持续不断、缓步推进、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革除旧政治体制的弊端,以增量改革来构建新的政治体制,最终完成政治体制转轨,进而完成政治形态转型
 
政治权力配置
【强制性权力】政治权力主体要求受体做某种事情,后者受到前者的威信,尽管不愿意但不得不去做。此类权力运行中,主体施加威胁要让受者觉得可信,威胁只是让政治权力得以生效的保障
【功利性权力】政治权力主体承诺给受体一定的好处,其条件就是受体必须服从权力主体的意志。此类权力中,包括财富、职位、荣誉等好处,只是一种奖励,它是保障政治权力得以实施的条件
【操纵性权力】政治权力主体以灌输、宣传、政治社会化等方式改变受体的政治价值观,从而让受体自觉地去做权力主体希望他们做得事情。ab都以相互沟通为基础。而c则以巧妙的方式全部或部分改变受体的价值观为基础,复杂一点
【人格型权力】来自对主体本身的崇拜和尊敬,对象可以是个体或制度
【府际关系】是指作为国家公共政治权力配置延伸和具体实现的,各层级及其部门之间发生的基于利益、权力、财政和行政的,纵横交错的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首先,府际关系是国家公共政治权力配置延伸和具体实现其次,府际关系是各个政府及其部门围绕利益关系,产生的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和行政关系的总和。第三,府际关系有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第四,府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竞争与合作。府际关系研究的重点是促进政府间的和谐与合作
 
政治运行过程
【政治领导】是指政治管理的行为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通过对政治管理的对象施加政治影响力,来确立政治生活的原则和方向,以实现政治统治目的的行为过程。它包括政治判断、政治动员、政治指挥等具体环节。
☆政治判断名词解释:就是预测和认定民众的政治需求,、社会政治生活的态势及法制趋势,在此基础上确立政治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原则,提出政治管理的纲领、方针和政策
☆政治动员名词解释:指政治管理主体为实现政治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所进行的调集与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的活动
☆政治指挥名词解释:是政治领导活动的实质性表现,是政治领导对公众意志的引导和对公众行为的支配
【政治协调】是指政治管理主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调节或调解,使之趋于平衡与和谐的政治管理过程。一方面,利益差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趋势,要求社会政治生活要求整体运行,和谐一致。其方式
☆政治干预名词解释:政治管理主体对于冲突各方予以主动介入、干涉和压制,强迫各方让步以平息冲突
☆权威仲裁名词解释:特定的权威机构在充分了解各方意见的前提下,明确是非和责任,根据合理合法的原则作出裁定
☆协商谈判名词解释:冲突上方领导者或主动接触,或由上级部门出面斡旋,通过谈判…
☆协同合作名词解释:冲突双方主动合作,…
☆搁置回避名词解释:无碍政治大局,搁置回避,等待时机
【政治沟通】指政治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达到某种政治共识的目的。政治管理主体通过由上而下的政治沟通,使政治管理客体了解和理解其政治信息,以实现某种政治共识;政治管理客体对于政治信息的反应,对政治管理效果的评价,反馈到政治管理主体,促进调整或修正。完备的政治沟通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网络结构,构成该结构的基本要素是信息、决策、发布、接受和反馈
【政治决策】是指国家政权在实施政治统治的过程中,为了指导国家的政治生活、调解各种政治关系而发生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政治决策的结构】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相关的角色、机构或组织以及它们之间的现存关系构成了特定的政治决策结构
相关推荐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