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电性物质名词解释:其本身或者其代谢后的产物会与细胞大分子如DNA、RNA、酶、蛋白质等中的亲核部分发生共价相互结合。这种不可逆的共价相互作用会严重影响细胞大分子的功能,可引发多种毒性,包括癌症、肝中毒、血液中毒、肾中毒、生殖系统中毒、发育系统中毒等的物质称为亲电性物质。
2. 定量构效关系名词解释:是指关联一系列物质生物活性与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式。在定量构效构效中,要把化学结构转化为描述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而这些理化性质又是与生物反应相关的。
3. 电子等排物名词解释:具有相同数目的原子、相同数目的电子切点子的排布方式相同,因而有相同的电荷的一些物质和取代基。以及除上述外,具有相似分子形状和体积、大致相似的电子排布,因而表现出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的分子、原子、取代基等。
4. “软”药剂名词解释:是指那些临床上有治疗效果,但又因具有毒性或副作用而限制使用的物质的类似物质,即保留物质的治疗特性,同时又使它失去毒性和副作用。
5. Ⅰ相反应名词解释: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陌生化学物质通过氧化、还原和水解过程转化为极性更大的代谢物,从而更容易溶解于水,更容易排泄。
6. 环境因子名词解释:即每生产1公斤的目标产物,同时所生产废物的质量,环境因子可衡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7.特征致命化学品有特殊机理名词解释:其分子通常能与细胞大分子发生某种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除麻醉作用模式以外的其他毒性,这类现象称为特征型为特征型
9. 产毒结构有些物质没有直接的毒性但由于其分子的特殊结构它能在代谢过程中转化为有毒的物质这种结构特征称为产毒结构。
10. 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内源代谢底物如葡萄糖醛酸盐、硫酸盐、乙酸盐和氨基酸与有毒陌生化学物质结合生成水溶性更大的物质从而容易排泄。
11. 螯合作用是指金属离子与有机分子键合的过程通常有机分子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供电原子如ON等与金属离子形成多个共价键如与Ni2+、Cu2+、Mg2+等最终形成环状结构通常ON配体与金属键合形成五元或六元环有机分子中的S原子也能与金属配位形成稳定的四元环。
12.环境商名词解释:环境商EQ=E×Q,式中E为环境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中的行为给出的废物对环境的不友好程度。环境商同时考虑了废物排放量和废物的环境行为本质的综合表现,能更为精确地评价一种合成方法、一个过程对环境地好坏。
13.催化剂设计名词解释:是指设计者按照自己的意图制造目标催化剂的工作,代表一种构思,即是对指定的反应,或者需要制造的某种产品,应该如何选用一种催化剂的知识逻辑分析。这种设计出的催化剂应该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高效的选择性,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分)
14.“软”化学物质名词解释:是指一种如此设计的物质,其保留了能完成其商用功能所需的结构特征,但当它被人体吸收后,又能很快通过非氧化过程分解为无毒的、易于排泄的物质。(4分)
15.基团贡献法名词解释:是指设计具有某一活性的化合物时,如果已知化合物的这一活性是组成分子的1个或n个碎片或二级结构的贡献或贡献之和,而且同一碎片能作出的贡献在不同的化合物中是相同的,与其所处的化合物无关,则可以利用这样的1个或n个碎片或二级结构来设计具有所要求的特定活性的化合物。(4分)
16.生物放大名词解释: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随食物链向上一级进展,化学物质在组织中的浓度增大的现象。(4分)
17.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广义概念名词解释:生物质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狭义概念名词解释: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简称木质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特点名词解释: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
18. 原子经济性名词解释: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ny)是指反应物重的原子有多少进入了产物,一个理想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就是反应物中的所有原子都进入了目标产物的反应,也就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
19. 超临界流体名词解释:超临界流体是指处于超临界温度和超临界压力下的流体,是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状态。其密度与液体接近,而黏度则与气体接近。这一流体具有可变性,其性质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20.Ⅱ相反应名词解释:为结合反应。内源代谢底物如葡萄糖醛酸盐、硫酸盐、乙酸盐和氨基酸与有毒陌生化学物质结合,生成水溶性更大的物质,从而容易排泄。